近些年來,為了促進藥店所屬行業醫藥流通行業的發展,我國陸續發布了許多政策。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動下,我國零售藥店行業得到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零售藥店行業市場規模3115億元,2021年為4696億元,到2022年零售藥店行業規模達到了529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7.86%。
對于零售藥店發展,有機構指出,近年來,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臺,零售藥店向連鎖方向發展。從零售藥店的個體藥店數量和連鎖藥店數量情況來看,2021年零售連鎖藥店和零售個體藥店的數量同比增速分別為7.16%和4.23%,分別為33.53萬家和25.12萬家。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關于“十四五”時期促進藥品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我國將培“育形成5-10家超500億元的專業化、多元化藥品零售連鎖企業,藥品零售連鎖率接近70%。
同時藥店行業強者恒強,頭部企業可形成良好正反饋,醫保/疫情/O2O/帶量采購等多重外部環境導致中小藥店經營壓力提升,頭部企業有望逆勢整合。當前多省份仍處于群雄爭霸階段,頭部上市藥店借助資本加持,潛在整合空間巨大。
藥店統籌支付范圍再次擴大,助力處方外流。處方藥銷售對藥店專業性提出更高要求,頭部藥店更易滿足人員配備/專業設施等條件,憑借供應鏈優勢及合規經營優勢,有望承接外流處方。
有機構表示,隨著我國醫藥分家、處方藥外流等多重政策影響下,醫藥零售的市場規模結構將逐漸發生變化,預計公立醫院、公立基層醫療機構的市場規模將逐步向零售藥店轉化。
在國內連鎖藥店市場不斷壯大背景下,相關企業數量也將會不斷增加,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目前國內連鎖藥店企業包括國大藥房、老百姓大藥房、一心堂藥業、益豐大藥房、大參林醫藥、海王星辰、全億健康、平民大藥方、眾友健康醫藥等。
分析人士表示,未來,中國零售藥店行業將朝著集中化、專業化及多元化等方向持續發展,只有從消費者需求出發,打造特色藥房,零售藥店才能在愈加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爭奪廣闊的生存空間。
展望2023全年,零售藥店有望迎來客流提升及門店經營改善,內生復蘇邏輯強勢,疊加次新店占比達歷史新高,2023年業績有望持續改善。目前估值處于相對合理區間,政策邊際向好。
此外,有機構表示,展望未來,醫藥零售連鎖企業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信息化、數字化優勢,全面整合醫療機構、網上藥店、終端消費者等資源,提供線上遠程審方、用藥指導和物流配送以及為患者定制健康管理方案、醫療大數據查詢等服務,完善藥品供應保障和患者醫療服務體系。未來,醫藥零售連鎖企業將逐步形成以患者為中心、數據為紐帶的開放共享的大健康生態圈,“互聯網 醫療健康”模式將迎來重大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