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作為北京市科技創新大會系列宣傳活動之一,“G20工程”及“十大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工作”三期啟動會在京召開。
該會議是對“十二五”時期上述兩項工作的總結,也是對“十三五”時期兩項工作的展望。項目三期啟動也標志著北京為推動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為保障首都市民健康提供科技支撐的決心。
按照三期實施方案,“十三五”時期,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培育10家以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引領企業,推動100個以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新品種申報或開展臨床試驗,推動1-2個生命科學領域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落地北京?!笆蠹膊】萍脊リP與管理工作”三期目標是到2020年,形成20項以上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性成果,制定100項診療技術規范和標準,形成40個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的優勢專業。
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指出,9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9月6日,北京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了北京市科技創新大會,這是北京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自身使命、肩負責任的認識和深化,也是市委、市政府對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動員和部署。最近,中央召開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了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并提出推動健康科技創新的要求,北京醫藥科技界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
會上,市科委生物醫藥處處長曹巍作了“G20工程及十大疾病科技攻關十二五成效”報告,市經信委委員任世強宣布了G20企業評選結果,市衛生計生委委員鄭晉普介紹了十大疾病科技攻關科技支撐體系建設情況。
據了解,“G20工程”、“十大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工作”是北京推動生物醫藥和醫療衛生科技發展的重要工作部署,分別于2010年啟動,到目前均已完成了前兩期的工作,為推動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醫學研究水平顯著提升、首都市民健康水平明顯改善做出了貢獻?!笆濉逼陂g,生物醫藥產業成為北京新增的千億級產業,取得新藥臨床批件超過300個,數量居全國首位;首都市民對十大疾病健康知識知曉率提高到80%以上,研發了300余項新技術、新方法,共制定136項診療技術規范和標準,其中55項上升為國家行業標準、指南和規范。
會議現場,相關委辦局領導為G20企業代表及十大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工作主要核心單位代表頒發榮譽證書及授牌。G20企業代表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梅群和十大疾病領銜專家代表、中日友好醫院院長王辰院士發言。
小貼士:
什么是“G20工程”
2009年,北京市政府發布實施《科技北京行動計劃》,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八大科技振興產業工程之一。2010年,市科委、市經濟信息化委、中關村管委會、市投資促進局等部門啟動實施“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即“G20工程”。以“政府引導、市場選擇、聚焦企業、規模發展”為總體思路,篩選認定了一批G20企業作為落實G20工程、推動產業發展的工作抓手。
什么是“十大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工作”
“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工作”通過搭建以領銜專家牽頭的十大疾病科技攻關研究網絡、編制每類疾病的科技攻關實施方案、搭建十大疾病公共技術平臺等做法,支持十大疾病在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等方面開展規范、標準、適宜技術的研究。十大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結核病、新發突發傳染病、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精神分裂癥和情感障礙、慢性腎臟病、脊柱和關節病。
- 上一篇:掘金歐洲生物醫藥產業,一張榜單告訴你哪國強
- 下一篇: 險!慎防吃錯藥的六大隱患